第十章 相互较劲(3/6)

道路好走的况下,要是同样的一百万斤大术,要从归州城运到西凉城,在崇山峻岭中行走,车根本无法使用,只能肩挑背扛,消耗最多能达到惊的一倍!想要运送一百万斤大米,至少得在归州城准备两百万斤大米。

从这惊的损耗,我也总算知道为什么流风国和大元国不敢经常和打仗了,这仗打起来就是打钱,在偏远的边疆,还不只是粮食的损耗,还有运送刀剑、箭枝、工具等等的花费……多打几次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就受不了了,吃不了饭的老百姓造反起来,谁都制止不了。

思,想得有些太远,转回到船运和陆运的比较上。

同样的一百万斤大米,渝江水而宽广,只需一艘大船就可以运载,其中船工一百名,护卫两百名,花费五天就能从鱼幕府到达归州城,粮食的损耗最多不过五百斤,比起陆运的二十万斤节省多少?而一次运送一千万斤、一忆斤大米,节约出来的粮食能办多少的事、省下朝廷多少的金币?

我知道古代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国家富裕得粮食都只能露天摆放,但就是因为和原蛮族打了几十年,最后一蹶不振,被其它朝代所代替。

我还知道古代另一个王朝,有一位喜欢奢华又超级好色的帝王,他因为修了一条从江南到京师的大运河,大大节省了物力力,就算他最后成为亡国之君,也被们所记得,所称赞——说起这个帝王,简直是我的偶像,我对母花都有些不敢下手,他却好,自己父皇的老婆、王兄的老婆和儿,还有臣下的姐妹、老婆和儿,都收了进宫中享用,听说睡觉都要睡在一群美儿的身上……

经过两个王朝的比较,就不难得出结论——大力发展船运是增强国力的好办法,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之前,最好别大肆发动战争,不然还没有征服别,你的老婆就已经先被别睡了,那多可怜!

因此,有识之士对于开拓渝江航道是大力提倡的,但更多是只管自己好,国家的事和他们无关,所以才拖到了现在。

我想的并不仅仅是让中原大地给西凉城的后勤补给多一点,而是杜良才提出的,让西北相中原大地的物资流更加紧密和热络,这样对西北、对中原大地,甚至对整个流风国,都有大大的好处啊!

至于你问我为什么会想那么乡,咳咳,不是因为我少爷忧国忧民,实在是家里有个老婆就是帝国公主,少爷我不为别打算,也得让她高兴嘛,对不对?

从原西府出来,马车又向着京城方向快速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