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马威(3/6)

帝,是大元国最有权势的,谁真正惹恼了他,保准没有好果子吃。

“一天到晚不从整治吏治上手,就盯着江南!江南再有钱,禁得起你们这样三番五次增加苛捐杂税吗?”昭宗站了起来,大声道:“我看你们是白吃饭了,一有点困难就指望着江南给钱,你们不知道节省、查一查那些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吗?真的是大家一起发财就好,别的什么都不关心?”

也难怪昭宗生气,这些水利、道路、城池等等的修缮,几乎每年都会占据朝廷大部分的预算,虽然他很少出京,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以水利的修缮来说,固然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洪涝灾害,但如果维护得当,是用不着每年都修的。一次好的修缮能管用数十年,但这十几年以来,年年都花费了大量资金却效果不佳,实在让昭宗很恼火。

然后是道路。大元国这种以商业为主的国家,道路是最重要建设之一,无数的货物透过国内的宽敞大路运输,从而让全国的民受益。道路如果不畅通和损的话,当然会有很大影响。可是却也和水利修缮一样,年年修、到处修,就像个无底一样,呑噬着帝国的户部资金。

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也就罢了,偏偏江南的道路是承受运送任务最多的道路,却很少有大修的时候。最多一、两年一次小补,五、六年一次大补,甚至很多道路五、六十年都用不着修。

两者一相比较,昭宗也就明白,经办此事的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们肯定是上下其手,大捞特捞。

除了边疆和天关之外,城池的修缮不过是走走程序罢了。但各州府的官员们每年还是粑城防修缮的开支上报朝廷,天知道里面的钱怎么被他们瓜分?

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着想,昭宗又不能将他们全部杀了。可是发起火来,杀掉一些可恨的贪官污吏,也未尝不可。

昭宗在这边骂得是痛快无比,底下的官员们听着可就不是一回事了。连同先前没有参与讨伐高太师的官员,都吓得跪伏在地,满殿的根本就没有站着的。

看着臣子们如此害怕,昭宗心中非常畅快。很少发威的他,发现自己一旦发威,底下的臣子们无不惶恐万分,这就是天子之威啊!

“陛下,微臣知错了。”高太师还是第一个发言:“为了彻底清查吏治,将地方上那些危害朝廷社稷的贪官污吏绳之以法,老臣恳请陛下让老臣出京,带着尚方宝剑,斩杀那些呑吃民脂民膏和朝廷钱财的官吏们!”

能当大官的没有一个是笨的。众一听高太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