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昔日故人(2/12)

远处的一坛酒便到了手里,孔岫仰连喝数,说道:“自太荒大战以来,三教虽然获胜,但也损伤惨重,于是逐渐淡出红尘,只是宣扬教义,教化民智。”

龙辉点道:“然也,若无三教之教义熏陶,中土神州便与那些不知廉耻的化外之民无异,此乃三教之大功德也。”

孔岫继续说道:“枭雄霸主逐鹿中原,三教便希望从中选定明君,助其一统天下,止息兵戈,还老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但无论开国皇帝如何圣明,为何这个朝代始终会灭亡,最终还是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龙辉皱眉道:“这岂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末代皇帝昏庸无能,不堪大任。”孔岫道:“对既然皇帝昏庸,那为何要将天下兴衰至于一个身上?”

龙辉闻言犹如当喝,脑海中燃起几丝火焰。

孔岫说道:“后来我们儒家诸位先贤得出一致的结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也是,也会有错,要想天下安定,太平昌盛,便不能让权力集中在一个手上,治国齐家必须有规有矩,有法有理,一张圣旨便要凌驾于众生之上,此乃对众生之践踏。想通此点后,儒门便联合佛道两家,最终三教达成共识,全力辅助皇甫勇,助其一统天下建立大恒,随即便建立内阁,议院等诸多机构,制定法典,限制皇权,皇帝再无一言九鼎之权力,国家运行由诸多官员依法典进行,皇命也得通过内阁、议院等机构方能天下,对于民间吾等更宣扬‘重民生,轻皇权’,九五之尊若昏庸无能,亦可废之再立新君。”

楚无缺淡然道:“此法甚好,自从大恒立国以来,也有几位平庸君王,但大恒内政依旧安稳,民生不。”

孔岫苦笑道:“但是权力总是叫狂热,在某些看来皇者之威不容外轻渎,早些年,皇室已经拉拢了许多鸿儒学者,提出‘君权天授’之理,对此还着了许多文章书卷,里边那是引经据典,为的便是突出皇权之威严,但成渊之师兄为首的另外一派始终坚持‘君权民授’之说,为此朝堂之内还多次发生争吵,后都是成师兄获胜。因此成渊之师兄便成了皇室的眼中钉,碍于他地位崇高,才隐而不发。当年在白弯镇,朝廷明显已经知道成师兄被昊天教所窥视,但却不派一兵一卒来保护这位元老功勋,其心可见一斑呐。”

龙辉点道:“孔掌教说得甚是有理。当年皇甫一族一直想除掉三教,重新执掌无上皇权,但奈何三教实力牢不可,才一直不敢动手,可惜现在三族出世,昊天暗藏,三教形势危矣。”

孔岫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