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奏章风波(4/11)
是文科主审官,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对于宋王主持文科举有百利而无一害。
宋王起身伸了个懒腰,笑道:“靳院主这份大恩,小王铭记五内。现在也该是时候朝见父皇了,小王便就此别过!”
靳紫衣知道如今科举临近,朝堂也加紧动作,除了早朝之外,从今天开始皇甫武吉还多加了一个“晚朝”,早朝之后让官员们休息一个下午,然后黄昏时刻再加一朝,直到戌亥接方能退朝。
宋王按时进皇宫正殿,与文武百官静候皇帝上朝,他目光朝齐王瞥去,见这个兄长手中正握着一本镶金奏章,心里不禁一阵暗笑。
夜色虽然沉,但正殿内蜡烛通明,将整个殿堂映照得犹如白昼,忽然一声高昂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文武百官纷纷跪倒高呼皇上万岁,声之中,黄袍帝者龙行虎步,走上高台,端坐龙椅,自有一
不怒而威的气势。
皇甫武吉淡淡地说道:“众卿平身!”
百官谢礼起身,分列文武左右,宋王站在文官一排,而齐王则列于武官一侧,除此之外,武官一列尚有龙辉、白翎羽、铁如山、仇白飞等将领,文官方面则有崔远志、崔煊毅,裴国栋、高鸿以及齐桓等文豪大臣。
皇甫武吉朝武将一侧扫了一眼,笑道:“此番武举,劳驾铁老将军和仇将军不辞千里赶京师,两位辛苦了!”
两应了一声多谢皇上关心,末将不累。
皇甫武吉又道:“白将军,临夏山一役,你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勇退魔界大军,着实是我大恒将才。”
白翎羽不失礼节地道:“临危受命,乃军天职,末将只是尽本分之事!”
皇甫武吉甚是满意,笑道:“白将军过谦了,朕从不亏待有功之,稍后自有赏赐于你。”
说罢又温和地朝龙辉说道:“龙卿,你身子可好些了?”
面对皇甫武吉的嘘寒问暖,龙辉落落大方地答话:“托皇上洪福,微臣身子好了许多。”
正事要紧,皇甫武吉便将注意力集中到科举之上,让齐王和宋王分别汇报文科武举的筹备状况,两王将筹备的过程一一叙述,皇甫武吉不住颔首点,似乎甚是满意。
皇甫武吉又道:“此番科举乃是为我大恒挑选可有才,除了文采武功外,朕还要再增设一个项目,那便是问策从中选出能够真正担任朝廷大事的
才!”
现场忽然一阵气凝,氛围顿时沉重了不少。
“大恒立国以来,虽有不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