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47)

其实我也是一个混血儿,我身上有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国,但是我的母亲是一位中法混血儿。我父亲原来是六十年代时中国对缅甸和柬埔寨输出革命的时候国内过去“支援缅甸革命事业”的知青。曾在缅共民军中曾经红极一时的“八一五”军区担任连长的职务,长期与缅甸政府军作战。

在整个70年代,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就是缅甸共产党与民军。至1975年与缅政府军处于对峙胶着状态时,缅共已经控制了萨尔温江以东的大块土地,在萨尔温江以西,也建立了根据地。

它的势力范围,北边是几乎所有的缅中边界地带,除云南瑞丽对面的木姐县形式上还在政府军手中外,其它的国境线上,全是缅共被民军占据。往南走,它的势力范围已达缅老边境,在缅泰边境的莱朗等地,也有缅共的正规武装与游击队。其鼎盛时期,缅共控制了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50-200万,武装力量达到近3万

后来到70年代中期。中国与缅甸共产党都在发生变化。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已经接近尾声,缅甸共产党也已进了内部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的阶段。毛主席去逝前后,中国派往缅共民军的军事“顾问组”,分批分期的撤回了国内。对缅甸共产党的经济援助也告结束。

经济上长期对中国的严重依靠,使得缅共自身几乎没有任何造血的财政收功能。长时间的打仗,军费与根据地的巨大开支越来越成为了问题。尤其是在被“断”之后,更是了章法,终于做起了鸦片生意。

毒品的巨额利润反过来又使许多中高级部私欲膨胀,成为了“拜金主义”者。后期缅共中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已经无心去实现什么共产主义,由腐败最终走向了崩溃。

从1976年开始,缅甸共产党的部队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之前他们的毒品贸易流向被严密控制在经泰国贩运到美国),中国不得不像放弃无可救要的红色高绵一样对待他们,而且对缅甸共产党领导的一部分军队中国还采取了极端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以对付毒品贩运。

我父亲虽然在缅甸待了近二十年,但是他对祖国的忠诚热丝毫无减,他实在无法忍受他的同僚们昧着良心往自己的祖国贩运毒品。他想过回国,但是自己一走就是二十年,国内的关系早就断了。而且他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回去能什么?国内对他们这些知青的看法也比原先有了180度的转变,视他们为一些不安分的危险分子,回国也许等待着他的就是法庭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