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日记研究(2/3)

简单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但是。”

祁顺东想唱唱反调,以便理清自己的思路。“纵火案和转移赃款案虽然都和教堂有关,但是,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可以看做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案子,换句话说,是在纵火案的侦过程中又挖出了转移赃款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挖出萝卜带出泥,但是萝卜就是萝卜,泥就是泥,你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反驳道:“也不能说是一点联系都没有。动机也是一种看不见的联系。记中所说的‘彩霞’的肯定指的是郑刚,这点不存在异议吧。”

祁顺东点点

继续分析道:“那么郑刚的一千万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他转过来一千万?是尚融。这也不存在异议吧。”

祁顺东又点点

“好,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尚融要给郑刚一千万?心甘愿还是被无奈?当然是迫于郑刚的压力,因为郑刚是尚融的污点证,事实上郑刚肯定对尚融进行了威胁。所以,尚融是被迫无奈之下才答应或假装答应给郑刚这一千万。这点你是否同意。”

祁顺东就像小学生一样,再次点点

喝了茶,继续说道:“在这笔巨款的易过程中,对于一名在逃的罪犯来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资金账户,这个账户必须安全可靠,钱打进去还必须能合法地拿出来,这对郑刚来说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冒险找到了张彩霞。正如那段记里记录的那样,张彩霞利用自己在教堂的影响力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所谓的核心成员,当然这里面也有这些成员贪财心理的因素,总之,郑刚在张彩霞的帮助下拿到了许可证。”

“你接下来的意思是不是想说尚融不想打这笔钱,所以脆一把火烧了教堂,那尚融既然答应了为什么又要反悔呢。”

祁顺东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我认为从到尾尚融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付钱,只是迫于郑刚的压力才假装答应的,因为他不相信郑刚能找到打钱的账户。所以,当郑刚告诉他账户已经准备好并让他打钱的时候,他傻眼了。”

祁顺东紧跟着问道:“主动权在尚融手里,他可以拒绝支付,即使受到郑刚的压力也比冒险烧死几十个强多了吧。”

“我认为,尚融有种侥幸心理,他认为教堂失火,郑刚就没有理由追究他不打款的责任。其实,我觉得烧死这么多也是在尚融的预料之外,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他的本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